环保局长微信喜欢加饭店老板,还有个400多人的“老板群”
餐饮油烟除了异味扰民,还排放细颗粒物对形成PM2.5直接产生贡献,并生成VOCs造成二次污染。全市“大气管控40条”出台后,将逐步对全市餐饮企业安装油烟净化设备,并进行油烟监控。然而有的企业为了节约成本不开设备,或者排放仍然超标怎么办?在雨花台区生态环境局副局长李正龙的手机里有一个餐饮企业“老板群”,重点区域内的餐饮企业油烟排放直接在群内公布,实时督促企业
目前雨花台区油烟管控,对大气管控核心区域内30平方米以上、重点管控区域内100平方米以上、全区范围内200平方米以上的餐饮企业油烟净化器和油烟在线监控进行了全覆盖。目前,全区已安装油烟在线监控装置近400家,位居全市首位。雨花台区生态环境局副局长李正龙打开手机的一个微信群,里面200多位“网友”全是该区餐饮老板,他称这是“老板群”,里面还有环境执法大队长、街道环保干部、监测专家等。“数量每天都在增,装一个就拉一个老板进群,”李正龙说。在布设在线监测设备后,雨花台生态环境局还开发了“指尖上的环保”油烟在线智慧监控系统软件,把餐饮企业油烟的“查、核、督、处、服”形成监管闭环。
“每次开具处罚通知后,我们会立即在微信群里发布,形成威慑,”李正龙说,比如一家火锅店,后台监测显示一直超标但设备正常运转,运维人员上门一查发现是炭火直排。然而,在通知店老板来进一步处理时,对方却置若罔闻,“第一次不来,第二次不来,到了第三次,对不起,我们通知他要启动按日计罚了,这才引起他的重视,快速整改并更新设备。”他说。后台显示,超标排放的餐饮店从原来每日40多家下降到只有3、4家左右,这说明监管实实在在发挥了作用。
雨花台区有2033家餐饮企业,目前安装了油烟净化设备的已经有40%。然而,油烟净化器和油烟在线监控并不是每个餐饮店都能安装,有些老房子或者面积小的,连家庭式抽油烟机都没有空间安装。所以,需要监管者因地制宜巧治污染。比如,雨花街道的能仁里菜场沿街门店中,从东到西聚集了数十家食品小作坊、小吃店、早餐铺,这些30平方米以下不具备安装油烟净化器的小餐饮,就按照统一设计、统一安装、统一收集净化的模式,采取沿街铺面加装喷雾装置,用喷雾的方式吸附部分油烟沉降,减少二次污染。
数据见证了大气攻坚的成绩:8—10月,通过第三方监测测算,雨花台区的油烟排放总量环比下降约72%,其中非甲烷总烃排放总量下降约 59%、颗粒物排放总量下降约48%;PM2.5累计均值同比1—7月下降7.4%。9月中旬至10月中旬,该区采用污染物扫描激光雷达监测设备持续30天“扫描”,在重点管控区域内未发现一起餐饮污染点源。
今年夏天,南京台风少;到了秋天,又干旱无雨,“天帮忙”的好空气并没有怎么出现。相反,上月底本月初的北方浮尘,又让空气达标“雪上加霜”。记者了解到,一个浮尘天的出现,就会让一个星期的努力“全功尽弃”,好不容易降下来0.1微克的浓度,瞬间就会上升到1微克。但是,这并没有让环保人灰心。目前,基于餐饮油烟治理的成效,雨花台生态环境局已在创新建设新的一体化智能生态监测平台,将全区voc在线监测也纳入智慧监管,减少臭氧污染。并计划在大气污染治理协同方面,做出创新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