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思明区健全生态环境网格交叉管理制度
巡查的同时,社区网格员沿街分发环保宣传材料。
台海网11月21日讯 据厦门日报报道 每天,生态环境网格员深入辖区各个角落开展巡查,一旦企业生产过程中出现废气、污水、固废等污染物迹象,他们第一时间劝止,将问题上报相关部门查处。除了这支专业化的三级生态环境网格员外,在思明区的每个社区,您还可以看到一位位特别的环境“卫士”,那便是社区四级生态环境网格员,他们与三级生态环境网格员建立的良好互动,切实推动问题发现在一线、解决在一线,真正让辖区生态环境违法行为“无所遁形”。
主动出击、联动共管、智能监控,这一套科学的运作机制,是思明区网格化环境监管的常规动作。如今,立足“以块为主、条块结合”的原则,思明区进一步优化三级、四级网格立体交叉管理模式,并建立起“一个中心+二方力量+三大平台+四项制度”的立体化全覆盖监管体系,切实推动网格管理朝着“精细化、整合化、信息化、常态化”方向迈进,为经济社会高质量绿色发展注入鲜活动力。
从被动应对到主动发现 日常巡查更常态长效
企业违法排污,不仅污染环境,也威胁着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能否第一时间发现并组织查处,事关重大。深谙这一点,思明区着力在升级网格监管方式上下功夫,构建起以“畅通民意渠道、转变服务方式”为中心的监管模式,推动环境监管服务更主动、更靠前、更高效。
没有办理环评审批手续便擅自生产,经营范围还涉及金属机械处理工艺,酸洗磷化、喷漆过程中产生的有害气体直排空气中。此前,前埔一带某企业车间传出化学品酸味,街道三级网格员巡查发现后,将问题上报思明区生态环境局。很快,违法企业收到了罚单。除了一开始被发现的那家企业,同一天被查处的还有另外两家违法企业。原来,在排查第一家时,网格员进一步扩大摸排范围,顺势揪出了另外两家企业的违法“猫腻”,并形成一份详细的问题清单,为后续环境执法人员的查处打下坚实基础。
变被动应对为主动发现,从单一处置到全面监管,这样的工作理念,是思明区每一位生态环境监管网格员的日常行动指南。高度的责任感、高效的行动力从何而来?秘诀在于思明区构建的“四项制度”——“有事共商讨、日常互通报”的网格例会制,“问题通报在一线、解决在投诉前”的日常检查制,“考核严厉、奖惩分明”的督查制以及“定期举行、全员参与”的培训制,切实提升网格员履职意识和网格监管效率,推动工作落实常态长效。
主动靠前,不仅是巡查一线的规定动作,更是精细服务的关键词。借助网格员深入一线、熟悉企业的优势,思明区找到了推动环保审批服务升级的“法宝”,形成了三个“第一时间”的先进服务模式。如今,服务窗口或行政中心平台接到环保行政许可申请后,会第一时间将信息发送至街道三级网格员手中,第一时间组织勘察、确认企业选址的可行性,并第一时间给予反馈,切实助力项目加快落地,为高质量绿色发展奠定坚实根基。
从单打独斗到凝聚合力 共管共享蔚然成风
排油烟管老化,泄漏的油烟四溢,直蹿高层住户的窗口。此前,火车站附近某商场出现排油烟管泄漏。不过,还没等居民举报,这个问题就解决了。原来,恰巧经过这里的社区四级网格员发现了油烟异味,及时向生态环境局反映。接到问题流转信息后,几分钟不到,辖区三级网格员就到场了。排查问题后,网格员现场召集商场物业、商家开展协调会。不到半天时间,老化的排油烟管就更换到位,在执法人员组织下,物业进一步扩大了检修范围,更换了其他单元的老旧排油烟管。
环境监管网格员和社区志愿者一同开展入户宣传
依托社会力量、凝聚共管合力——这便是思明区网格化环境监管的又一制胜“法宝”。这其中,全面发动志愿服务力量,更是一大“独门秘诀”。如今,该区各个街道环保志愿者都被纳入网格员队伍,在协助开展巡查、推动问题整改的同时,他们还充分发挥与辖区居民建立的良好互动优势,发动更多居民参与进来,推动人人共管、人人共享的生态环保理念更加深入人心。
与此同时,为了推动企业落实环保主体责任,该区还将辖区重点排污企业和规模以上企业环保专员纳入网格员队伍。除了定期开展污染物排放、污染防治设施运行、污染减排等情况自查工作,及时上报问题之外,企业环保专员还协助三级网格员建立企业内部的环境管理、污染减排、环境突发事故应急等制度,为企业安全生产上了一道“安全阀”。
凝聚社会力量,是思明区整合管理资源的一个缩影。建立更加高效默契的多部门联动协作机制,更是一大着力点。如今,依托区环委会平台,立足各街道环保工作站,思明区进一步组织街道及相关部门建立联动协调小组,一旦出现职能交叉或需要配合解决的问题时,各部门既能各司其职又能快速展开协作,真正形成了“部门联动、资源共享、整体推进”的环保网格管理格局。
从末端执法到靠前引导 餐饮污染大大改观
餐饮业分布零散,油烟污水管控一直是辖区环境监管的老大难问题。思明区以网格化监管为抓手,在全面摸排整治的同时,强化引导、靠前宣传,提升经营者环保主体责任意识和守法自觉。
网格员(左1、左3)检查餐饮油烟项目并开具告知书
此前思明区生态环境局牵头组织的针对明发商业广场餐饮业乱象的专项整治行动,便是一大例证。未安装或不规范使用油烟净化器装置,露天摆摊烧烤,未依法设置隔油池……在对餐饮油烟污水问题展开精细整治的同时,思明区生态环境局从源头监管出发,督促326家餐饮店办理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登记表备案手续。本着整治为民、整治利民的初衷,该局还专门派出一组专业技术人员,对商家或企业设置油烟净化器、隔油烟池及专用烟道等环节开展服务指导,赢得经营者的由衷点赞、积极配合,一系列问题得以及时高效整改,餐饮油烟扰民问题明显改观。
显著的整治成效,网格化监管功不可没。巡查摸排、调查登记、宣传劝导……整治过程中,街道、社区网格员主动协调,靠前沟通。在协助生态环境执法人员开展整治的同时,他们还主动承担更多——利用巡查对接的契机,持续开展入户宣导,同步分发《餐饮服务环保守则》《餐饮类建设项目现场检查告知书》等宣传材料,切实推动商家积极配合整改,带动更多市民群众主动参与监督举报。